1、學校要從實際出發(fā),以《中小學生法律知識讀本》及法制教育基地等作為法制教育基本教材。學習憲法和法律知識,明確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,努力做到知法、守法、用法,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2、學校行政管理人員,尤其是校長,要牢固樹立依法辦學、依法治校的觀念,提高依法管理、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,切實維護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。組織師生參觀法制教育基地,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法制理論,重點了解和掌握與師生工作、學習、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常識,弘揚憲法精神,增強師生的愛國意識、公民意識、守法意識、權利義務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和榮辱觀,抵制不良誘惑,養(yǎng)成遵紀守法的習慣。
3、著重進行法律意識教育。重點普及《憲法》、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》、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、《刑法》、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、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等與學生學習、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(guī)知識和國家新頒布的法律法規(guī)等,在學法、用法和守法中發(fā)揮表率作用。堅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實踐相結合,大力開展依法治理、依法行政、依法治校為重點,完善行政機制,推行行政執(zhí)法責任制、深入開展文明單位、和諧校園創(chuàng)建活動,全面推進依法進程。
4、教職工要認真學習教育法律和其他相關法律,掌握基本法律知識,增強法制觀念,依法管理學校,重點掌握《憲法》、《教育法》、《國旗法》、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、《學校學生管理規(guī)定》、《交通安全法》、《食品衛(wèi)生法》以及教育與知識產權等法律法規(guī),嚴格依法從教,自覺遵紀守法,成為學生的榜樣。
5、加強學生的法治教育。學生是學校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。要根據(jù)學生不同年齡的認識特點,運用《中小學生法律知識讀本》和法律教育光盤,把班隊會和品德課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。班隊會要以法律教育課形式編入課程表,撰寫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;品德課要滲透法律教育內容,在教學設計上體現(xiàn);要把法制教育納入正常的課堂教學和評價體系。堅持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重,既要加強法制教育,注重法制實踐,發(fā)揮好法律對人們行為的規(guī)范作用;又要加強品德教育,注重道德實踐,發(fā)揮好道德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教育引導功能。
6、建立和完善學校、社會、家庭相結合的法制教育網(wǎng)絡體系。通過家長學校、召開家長會等形式,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(lián)系,充分發(fā)揮學生家長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。認真整治校園周邊網(wǎng)吧、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和違法經營的商點,凈化校園環(huán)境,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同時,積極開辟第二課堂,建立以學校教育為中心,家庭教育為基點,社會教育為依托的“三位一體”的法制教育工作網(wǎng)絡。